這篇文章說明了如何在OpticStudio的序列模式(Sequential mode)中,運用共軛表面(Conjugate surface)建立橢圓(elliptical)模型。在範例檔案中,我們以橢圓面鏡實現了將物光點從一端焦點反射到另一焦點的結果。
作者 Nam-Hyong Kim
下載
簡介
理想上,一個完美的橢圓面鏡可以將入射光從一端的焦點反射到另一個焦點,且不會產生像差。如果我們想在序列模式中得到上述的結果,OptiStudio中的標準表面(standard surface)或共軛表面可以提供很大的幫助。假如我們進一步得知焦點的位置,此時共軛表面就會是更理想的選擇。我們可以直接在OpticStudio中輸入共軛表面的XYZ座標以建立模型,而不需要額外計算該表面的曲率半徑和圓錐係數。範例檔案可由本文頂端的連結下載。
想要知道更多關於使用標準表面建立橢圓模型的資訊,可以參考OpticStudio中的Help檔案,"The Setup Tab...Editors Group...Lens Data Editor...Sequential Surfaces (lens data editor)...Standard."
前言
在進行以下步驟前,如果能對序列模式中的操作,以及光學元件的偏心(decenter)和傾斜更加熟悉的話,將使你更順利的進行範例中的模擬。更多資訊可以參考以下文章連結:
如果你能輕易的完成上述操作,那就該是時候進入本文的重點了。
使用共軛表面
下方的示意圖中,我們可以看見一個以橢圓反射鏡為主體的有限共軛(finite-conjugate)系統,且系統的物面和像面是以面鏡的焦點互相共軛。此外,在這個系統中物、像面是以主光線(chief ray)為中心,並與它垂直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在OpticStudio的任何表面上,區域座標的原點(local coordinate origin)是以共軛表面的頂點做定義。換句話說,焦點位置會因表面頂點的改變而受到影響。
在文章的附檔中開啟"conjugate surface start.zar"。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簡單的反射鏡,將點光源的入射光反射到另一方向。如下圖,主光線的路徑呈90度轉折。此外,光欄面位於反射鏡前的虛擬面(dummy surface,此例中的第1表面)上。
我們先將第2表面)設為共軛表面,使物點光線可以順利抵達像面。如下圖,在鏡頭數據編輯器的表面資訊(surface properties)中,我們將第2表面變更為共軛(Conjugate)類型。接著勾選 ’以表面全域座標為參考基準(Make Surface Global Coordinate Reference)’ 選項,使第2表面的光軸成為全域座標的參考點(Global Coordinate Reference point)。
重新整理3D Layout,可得到下圖的結果。
在設定共軛表面時,會需要兩個焦點的XYZ座標。在這個案例中,即為物面(OBJECT)和像面(IMAGE)的位置。我們可以在分類數據報告(Prescription Data)中找到物面和像面的座標,這兩個座標會以鏡面的頂點為參考基準。現在依照Analyze...Reports...Prescription Data的步驟打開分類數據報告,接著在’設定’中點選Clear All移除該視窗的所有資料。這時,就可以在設定中開啟我們唯一需要關注的’全域頂點(Global Vertax)’資訊。
勾選全域頂點後,全域的物和像座標便會顯示在分類數據報告中。由於此時共軛表面是全域作標的參考基準,報告中的XYZ座標就會是以共軛表面的頂點作為計算依據。
在鏡頭數據編輯器中依序輸入XYZ座標。
接著重新整理3D Layout視窗,就可以得到如下圖的結果。
KA-01421
评论
请登录写评论。